在爱分析发布的 中,阿里云以680亿元估值成为该领域巨无霸,占上榜企业总估值1/3(50家上榜企业总估值1979亿元);另一方面,《财富》杂志发布《全球独角兽名单》名单的35家中国独角兽公司中,有一半都在使用阿里云作为创业的助力器;而今年5月阿里云发布的2016财年财报显示,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38%,达到4.68亿美元。
这些耀眼的数据,都无一例外的悄然彰显着阿里云的发展势不可挡。在赞叹和佩服的同时,我们也不禁好奇:究竟是什么成就了阿里云如此辉煌的今天?
参加完2016年6月15日云栖大会厦门峰会后,笔者终于有所解。
阿里云发展之所以能如此迅速,与当下的时代趋势是密不可分的。
用户增长迅速,而企业的硬件资源却总是不够用;数据越来越多,却无法像有些企业那样产生价值,推动转化率,驱动业务的快速发展。这些问题的出现,与传统IT的烟囱式设计是密切相关的,其背后就是三大岛:资源孤岛、应用孤岛、数据孤岛,它们让传统IT企业无法满足互联网+在线服务海量客户的需求。
这些问题,则是阿里之前面临、并已经解决的挑战。而且超大规模的业务,让阿里基于成长和挑战的土壤结出丰硕的果实——能够基于之前沉淀下来的技术能力,向外部小伙伴提供时代需要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和技术能力。
七年的双十一,不仅仅是对阿里业务的挑战、技术的挑战,也是基础设施的压力测试。3亿用户同时在线、14万每秒的订单、每秒8.59万个支付交易、200PB一天的总数据处理量,这让阿里巴巴在云计算、大数据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同样,阿里每天遭受暴力破解2亿多次;受到2000万次的Web攻击;遭受1000次的DDOS攻击,最大DDOS达到每秒500G以上。这些,则让阿里炼就了保护客户资金、图片等安全的能力。
在拥有这些能力之后,阿里还整合了交易、支付、物联网、数据能力、图像搜索、大规模计算。因此,今天的阿里云可以提供交易、供应链、支付,客服管理和物流体系下的特色IT架构能力整体输出。
拥有和输出能力是第一步,普惠所有人才是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云计算公司都有一个期望:要让所有人使用云计算资源就像使用水电一样便利。很多公司都在努力践行着,在这方面,阿里云则有它的独到之处,让阿里的能力真的能够普惠所有人。
1.资源融合:阿里云的飞天能够解决资源贫困。不仅能独立部署专有云,实现用户计算资源最快、最好的优化;还可以将专有云和公共云计算共同组合在一起,构建混合云,组成一个无限可扩张的弹性资源池,在让资本投入变得可变化时,还能满足跨界发展时遇到的不确定需求。
2.架构共享:阿里云的互联网中间件,就是快速解决生产运营中IT变化、业务变化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困难,能够让企业快速复制阿里巴巴集团的企业互联网架构,解决业务上带来的挑战。另外,分布式的应用,则让企业的能力能够线性扩展;而模块化的功能则让对应的服务原子化,在避免大家耗费没必要的资源重复造轮子的同时,还能够快速应用,满足互联网+等业务不断创新的需求。
3.数据互通:阿里云还将大数据处理的能力集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名为“数加”的平台。这让所有数据可以互通,不论是生产过程中,还是物联网、消费者产生的数据,任何开发者和企业,都可以轻松的把数据放在数加平台运算,让数据产生价值。
这些能力都可以基于互联网对外提供,并且使用非常便利,云端上开服务器10分钟就可以达10000台;与Docker,资源编排的组合,效率还能得到大大提升。
众多企业受益于“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”,而这则成就了阿里云 阿里云的技术能力,让企业能够专注于业务创新,不再受困于技术的约束,这也使得一大批企业受益。
芒果TV,40天就完成了“跨年晚会互动系统”构建;北京国税,3个月就完成了系统互联网改造,并基于互联网架构搭建了11个共享中心;阿里云快速赋能映客,让它节约成本的同时,还能在经受各种攻击的状态下,依旧可以实现业务快速成长。而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石化,90天就造出了企业级淘宝“易派客”,形成了保证品质的专家采购、依法合规的行家招标、尽职到位的管家服务和创新共赢的共享生态。
这种从从相知到携手,不仅帮助更多企业从保持卓越到突破创新,也让阿里云“无法计算的价值”得以在这个领域沉淀,并加速星火燎原。
当然,以上的理解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,阿里云的飞速发展,离不开阿里集团的高瞻远瞩,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。
尤其是团队内部:自我驱动、在技术上的理解。前者体现在不断开拓和丰富产品:2015年Q4,阿里云更新19款产品;而2016年Q1,又快速更新22款新产品。后者则是阿里在MySQL等技术上的贡献,远远领先于中国其他公司。
阿里云还不断降价,在过去的一年,阿里进行了17次降价。“降低社会的效率和创业门槛,才能让社会发生新的变化。” 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解读称,这是一种分享。而这在笔者看来,则是一家伟大公司必备的素质——社会责任心。